如您关注此类信息欢迎订阅本栏目
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意思就是 成华瓷器在明朝各代中是拔尖的。
成化瓷是汉族瓷器烧制的稀世珍品。其最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成化斗彩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鲜艳,画面清澹雅逸,代表作如鸡缸杯、成化斗彩三秋纹碗、高士杯、葡萄杯、婴戏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
最为轰动的莫过于上海收藏家刘益谦购买的鸡缸杯。

刘益谦拿到2.2亿元天价鸡缸杯
当时交接时还用鸡缸杯喝了口茶,也引来了很大的争议。

刘益谦:交接时拿来喝了两口小酒
用2.81亿港元鸡缸杯喝了一口茶。这次出手,让其再度遭致“土豪”、“没文化”的炮轰。刘益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回应称,“我只是个凡人,喝一口是正常心态。古玩,古玩,玩字就在这体现了。也正应了那句话,有钱就可以任性。
成华皇帝与成华瓷器的故事
成化皇帝为讨万贵妃开心,烧制大量精美瓷器说到成化瓷器的精美,自然与当朝的帝王有关。要从成化皇帝的身世说起,成化皇帝幼年就被卷在皇位之争的漩涡中,成化皇帝父皇的沉浮铸就了他的不幸,父亲英宗朱祁镇在与蒙古瓦剌部的交战中被俘后,他的叔父明代宗朱祁钰继承皇位,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当他的叔父逐渐牢固的控制了政权之后,就改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废除了他的太子身份,改封为沂王。在他11岁时,父亲朱祁镇重新成了皇帝,他又成为了太子,在18岁时朱见深继承了父亲的皇位。
由于他的命运曲折,朱见深18岁即位以前由一个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一直服侍,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此人就是后来的万贵妃,这个女人影响到了成化皇帝的一生,因此成化皇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痴情皇帝。成化一生迷恋比他年长十七岁的万贵妃,她是他的朋友、情人、母亲和保护者。成化皇帝为了讨万贵妃开心,交派景德镇的生产大量的瓷器,且要求极为严格。在历史档案中虽找不到具体的数字,但《明史·食货志》概括性地叙述了当时烧造之多:“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

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成化瓷器有青花和斗彩
成化朝没有"斗彩"一说,称"青花间装五色",雍正朝时将成化朝"青花间装五色"称为"斗彩"。"五彩"仍称"五彩"。
成化斗彩以釉下青花勾勒图案,釉上填黄彩,绿彩,红彩,间有色如赤铁之诧紫,成化斗彩以成化朝特有之平等青为釉下勾勒绘图,青花色调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稳定、平静,朦胧,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小写意般纤巧随意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青花的淡雅色调也为斗彩器皿提供了相形益彰的陪衬效果,使成化斗彩不仅在成化本朝还是在今天都独步天下。

明成化 斗彩鸡纹竹节高足杯
鉴定辨别
一:胎釉彩特征
成化斗彩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干净如玉,在强光照射时胎的颜色略微带点肉红或牙白色。而清代仿制的在强光下呈现出青白色。在釉上彩方面则是没有黑彩的,并且仿品的红彩黄彩绿彩紫彩大多不够鲜亮,而且在施彩的时候往往非厚即薄。
二:辨纹饰
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
成化时期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青花瓷之淡雅之态如轻歌曼舞,画意飘逸潇洒。成化斗彩器物装饰讲究浓淡搭配,以平涂为主,不分阴阳,画面缺少层次感。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涂法绘画施彩,树叶、花朵无阴阳向背之分,人物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之说,山石也无凹凸之感。
三:辨胎釉
釉质肥腴,润如凝脂
成化陶瓷胎质洁白、细密、干涩;胎体秀美而轻薄,迎光透视呈牙黄色或肉红色;釉色微微闪青,釉质肥腴,润如凝脂,上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款识: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

明成化 青花九秋图罐
为什么价值空间大?
成化斗彩的收藏投资成化斗彩瓷的商业价值和升值潜力一直非常可观,且有非常悠久的收藏投资渊源。由于是宫廷御用珍赏品,制品少而精粹。在明万历朝成化斗彩已身价倍增,明代《万历野获编》一书中写道:“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贵成窑,出宣窑之上。”“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W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则成窑洒杯每对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清初程哲在《蓉槎蠡说》中亦称“神宗时尚食御,成杯一双,已值钱十万”。清初朱彝尊在《曝书亭集》中更有详细的记载:“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薪之,至鸡缸非白金五缢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明朝人把成化斗彩当作瑰宝,清朝人把成化斗彩视为拱璧,帝王和贵族上层尤其珍重之。清宫内各府造办处档案记“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交来成窑五彩磁罐一副(无盖)。奉旨,将此罐交年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副”,可见帝王贵族对斗彩的嗜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