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4 October 2017

明成化鬥彩的工藝特徵


2015/06/19 來源:中國文物網
[摘要]:鬥彩是成化彩瓷中聞名於世的品種,由於成化瓷器的胎質細膩純凈,釉面滋潤沉靜,與淡雅的青花和艷麗的釉上五彩搭配,形成嬌艷絢麗的藝術特點,故歷朝均以成化鬥彩瓷最為名貴。
鬥彩是成化彩瓷中聞名於世的品種,由於成化瓷器的胎質細膩純凈,釉面滋潤沉靜,與淡雅的青花和艷麗的釉上五彩搭配,形成嬌艷絢麗的藝術特點,故歷朝均以成化鬥彩瓷最為名貴。從現存實物看,成化鬥彩的主要彩繪方法是: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紋飾的輪廓線,有的器物還使用青花渲染的局部紋飾,罩上透明釉後,燒成所謂的淡描青花器,然後再在釉面上的青花雙勾線內根據紋飾設色的需要填以多種色彩,再入爐烘燒而成。成化鬥彩色彩有濃艷與淺淡之分,設色很多,卻無黑彩;紅彩鮮艷耀目,歷代後仿者均難以企及;黃彩多樣,變化多端;綠色大都透亮閃黃;紫色均很醒目,只有奼紫表面無光。成化時最著名的器型有雞缸杯、嬰戲杯、葡萄杯、花鳥杯、花卉杯、團花碗等。
典型器
雞缸杯、天字罐、葡萄紋杯、嬰戲紋杯等,均是成化時期的典型器,其畫面疏朗秀麗,畫法精緻,在萬曆時期已經價值連城。如萬曆《神宗實錄》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鬥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成化鬥彩瓷中還有一種天字罐極負盛名。它是一種短頸、直口、豐肩、收腹、廣底圈足的鬥彩小罐,罐底往往書一青花「天」字楷款,故名。天字罐的造型端莊秀麗,形體雖小卻有大器的風韻,其紋飾有纏枝蓮、海水瑞獸、雙龍戲水、海馬行空等圖,色彩艷麗柔和,畫意飄逸洒脫。
價值評估
成化瓷因製作精美、傳世數量少而在拍賣會上一直是海內外各大博物館及收藏家競相追逐的目標之一,無論是青花還是彩瓷均十分珍貴。一件鬥彩雞缸杯的價格通常都在數百萬元人民幣,近年來還有上漲趨勢,如1999年香港蘇富比拍出的一件成化的鬥彩雞缸杯,最後以2 917萬港元成交。
器型
成化時期鬥彩主要器型有高足杯、碗、盤、罐、瓶、洗、碟等,很少見大器。瓶高不超過19厘米,碗口徑不超過23厘米,盤直徑不超過18厘米,高足杯高度大致在7.6厘米左右。器型具有圓潤端莊、清雅雋秀的特點。
胎釉
因其胎中的鐵、鈣含量下降,使得成化鬥彩的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釉色純凈瑩亮,
彩繪
成化鬥彩色彩豐富、透明而鮮亮。施彩方法以填彩為主,所用色彩有鮮紅、油紅、嬌黃、鵝黃、杏黃、蜜蠟黃、薑黃、深綠、淺綠、松綠、淺紫、孔雀藍、孔雀綠
等十餘種。一般鬥彩器物上多用三四種釉上彩,多者五六種,所施色彩的特徵極為鮮明,如鮮紅色艷如血,厚薄不勻;油紅濃艷而有光澤;鵝黃嬌嫩透明而閃微綠;杏黃色閃微紅;蜜蠟黃色稍透明;薑黃色濃,光澤較弱;水綠、葉子綠、山子綠等色皆透明而閃微黃;松綠濃重而閃青;孔雀綠淺翠而透明;孔雀藍色澤深沉;葡萄紫恰如成熟葡萄色而透明;赭紫色暗;奼紫色濃而無光。
紋飾
成化鬥彩的紋樣主要採用勾勒平塗的畫法,常見紋飾主要有雞、花鳥、龍、天馬、海獸、團蝶、鴛鴦、瓜果、山石、團花、蓮花、菊花、牡丹、寶相花、八寶、高士、靈芝、蔓草、荷蓮等。花朵只繪正面,人物衣著都是有表無里的一色單衣;山石無凹凸之感,樹葉只有陽面,無陰陽向背之分,畫面古樸典雅,情趣盎然。其紋飾有圖案化與寫實兩種,但無論何種構圖方式均給人以舒展大方的感覺。
成化鬥彩款識多為雙方框二行「大明成化年制」楷款和「天」字楷款。「天」字款器物僅見罐一類,俗稱「天」字罐。款識書寫透出稚拙之氣,筆道較粗,官窯款識應以成化帝本人所書為摹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